左权用“空舍清野”来破日寇的“因敌于粮”

左权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他各项成绩优异,尤其对《孙子兵法》烂熟于胸。为了达到侵略目的,许多日寇军官也开始研究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日寇军官吹嘘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这段话大意是:两国交战后,要保证军队作战的后勤补给,最好是实施以战养战的军事谋略。对于日寇的以战养战谋略,左权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空舍清野”的克敌之法。左权认为,日寇远道而来,他们以战养战的关键在于“因粮于敌”,就是从敌国获取粮食供给。针对日寇以战养战的图谋,左权在抗战时发动群众利用“空舍清野”的办法,让日寇在中国的土地上无法获取粮食,利用以逸待劳的方法,不断困惑敌人,让敌人饥饿疲劳,打下了抗战胜利的基础。

1938年9月30日,左权率领八路军一举粉碎大批日寇的“扫荡”,正是因为左权运用了“空舍清野”的策略,让日寇的每一次“扫荡”都失败而归。每年的秋季,都是日寇频繁“扫荡”的日子,因为日寇无法从遥远的本土运送粮食来支持前线,只能利用秋收季节对我国老百姓实施搜抢粮食,来达到他们的侵略目的。对于日寇用“扫荡”来获取粮食的图谋,左权的“空舍清野”策略让日寇无功而返。当敌人实施“扫荡”的时候,八路军发动并掩护群众提前转移,把家里的粮食藏在野外的山洞里,藏在偏僻的山沟里。而敌人对于这种偏僻的荒山野外是不敢去“扫荡”的,因为敌人最怕中埋伏。

对于八路军的“空舍清野”策略,日本鬼子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为了获取粮食,日寇不仅加大了“扫荡”的力度,还利用八路军和群众转移的时候,自己到田畈里去抢收庄稼。为此,八路军和群众把所有敌人可能利用的工具也掩藏在敌人找不到的地方。对于田地里的庄稼,也采取了分批收割的方法,彻底粉碎了敌人“因敌于粮”的图谋。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粮食,长期的饥饿状态打击了日寇的战斗力。正当敌人饿着肚子频频“扫荡”而疲劳至极时,左权瞅准时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扫荡”,让“扫荡”的日寇横尸遍野,惶惶不可终日。

日本鬼子是不甘心失败的,为了“因敌于粮”的目的,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八路军在“空舍清野”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来武装群众。八路军和群众一起在家里挖地道,利用手榴弹、戈矛、大刀、竹箭来打击敌人。在长期的地道战中,八路军和群众还自制了地雷、土炮等武器,在村庄的所有路口埋上地雷,架设土炮,让“扫荡”的敌人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