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白开水,张富清一天的生活,是这样开始的。锅里蒸腾的白色水汽与微微熏黑的厨房天花板相映衬,在这间20世纪80年代的屋子里弥漫。
泛黄的窗台、剥落的墙壁,床、书桌、柜子等几件家具,这是张富清离休后待得最多的地方。早晨起来,他看看国际新闻,因病截肢后,他坚持下楼锻炼,和老伴一起买菜,中午带个粑粑回来当中饭。午休后阅读《人民日报》,晚上准时收看《新闻联播》。
家里的拖把,是张富清把旧衣服剪碎后自制的,餐桌是他用一条凳子加木板拼成的。书桌上,两本翻掉封面的《新华字典》,被他用透明胶补了一道又一道。多年来,张富清坚持查字典学习,他笑称这是“无声的老师”。桌上还有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书的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他写下:“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家里的拖把,是张富清把旧衣服剪碎后自制的,餐桌是他用一条凳子加木板拼成的。书桌上,两本翻掉封面的《新华字典》,被他用透明胶补了一道又一道。多年来,张富清坚持查字典学习,他笑称这是“无声的老师”。桌上还有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在书的第110页的一段文字旁,他写下:“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