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国做农民的好朋友

1996年秋,一场洪水将河北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的200多亩田冲了个精光。太行山里,田就是命。这可咋办呢?村支书愁得直掉泪。

灾后,村里来了一支灾后水土流失评估专家组。散会后,村支书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需要果树管理技术,我可以帮忙。”纸条背后留了电话。

走投无路的村支书试着打了电话。没过几天,一个中年男人带着老婆来到村里,说是从保定坐长途汽车来的,倒了好几次车。来人叫李保国,是河北农大的教授。

说是教授,看起来跟庄户人没两样:皮肤黝黑,配着胡子,笑起来总一副憨厚样。村民说,这教授看着很土,不是个讲究人儿。

李保国住下了。他腰里总别着钢锯和一把大剪刀,问啥教啥,啥都吃,啥都干。

来岗底之前,李保国已经跟这石头多、土层薄、不涵水、水旱频发的太行山打了15年交道,琢磨的就是怎么让种不活、不养人的山变个脾性。

村里本就有果树,但疏于管理,挂果稀疏,还品相不佳。李保国给村民人手发了一本小册子,里头是他自己编写的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管理工序。

他拿数万元科研经费买了20万个纸袋,手把手教村民套袋。当时一斤苹果才卖1块来钱,纸袋成本每个就要两毛四。划算吗?农民将信将疑。可等到果熟,没套袋的卖不上价,套袋的五六两的每个卖10元。

这下,村民都服了。岗底村富了,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岗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