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此外他还是翻译家、书法家,是集多种知识于一身的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人。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从狂飙突进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走到“科学的春天”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以自己独具审美特色的白话新诗集《女神》登上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舞台,给沉寂将醒的传统中国带来了令人心潮澎湃的青春热情和心灵冲击。郭沫若在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艰辛蜕变和曲折过程后,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新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引路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创造性地将古文字研究与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为历史学研究、金文甲骨之学的研究拓展了新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天地,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开创者。他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外国进步的文艺作品、科学著作、科普著作,他追求为民报国理想,奋勇投身革命洪流,成为了为新中国奋斗了一生的革命家、忠诚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务。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省嘉定府乐山县观峨乡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的家庭,乳名文豹,取“豹子投胎”之意,学名开贞,号尚武。1916年他以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水的头一个字取名沫若。后来,创作发表新诗时即以此为笔名。

1910年间的郭开贞(沫若)

1913年底,在大哥郭开文的资助下,郭沫若前往日本留学。初到日本时,他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选择了学医。他相继进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后考入福冈的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经过十年艰苦的岁月,获得医学士学位。

1919年9月11日,郭沫若第一次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发表了诗作《抱和儿浴博多湾中》。当时主编宗白华已看出郭沫若是“一个东方未来的诗人”,鼓励他常投稿。1919年冬至1920年,郭沫若在《学灯》上连续发表诗作,这是他诗歌的“爆发期”。这些诗后结集为《女神》,1921年8月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女神》的出版在我国新诗史上矗立起第一座丰碑,它标志着现代诗歌有了成熟的作品。它以毁坏旧中国,催生新世界的破坏和创造的精神体现了“五四”的时代之声,以自由体的形式、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影响了一代作家。

诗集《女神》 《女神》各版本

1921年,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田汉、张资平等人组织了文学社团创造社,相继创办了《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等刊物。创造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社团之一,它的“青春型”文学活动代表着新文学浪漫主义的黎明期。

郭沫若(中)、郁达夫(右)、成仿吾(左)

在写诗的同时,郭沫若开始接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热情关注着国内的社会革命。1926年3月,他赴广州应邀就任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其间,结识了一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毛泽东、周恩来等。7月,郭沫若投笔从戎,随国民革命军北伐,历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科长,副主任。

图为1927年春,郭沫若(前左二)与林伯渠(后左三)、李富春(前右一)、李一氓(后左二)等人合影。

在1927年“四·一二”事变前夕,郭沫若撰写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公开揭露了蒋介石“背叛国家,背叛民众,背叛革命”的行径,他因此受到通缉。同年8月郭沫若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在周恩来、李一氓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被迫流亡日本。

《请看今日之蒋介石》

从1928年至1937年在日本流亡期间,郭沫若致力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完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该书用科学的钥匙,在《周易》这座神秘的殿堂里,破解了古代的渔猎、牧畜、交通、耕种、贸易等生产活动,考察了与之相关的家族关系、政治组织等社会结构;又从《诗》《书》等典籍中,透视出从尧舜到商周时代的社会形态,从母系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过程。这部书成为继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史学领域之后,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的拓荒之作,郭沫若也因此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开创者。

与此同时,郭沫若集中精力研究甲骨文、金文。自1928年至1937年,他相继撰写、编纂了《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古代铭刻汇考》《殷契粹编》等十余部著作。这些研究,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古器物研究与古代社会研究结合起来,开创了唯物史观历史学研究的新路径,确立了认识甲骨文、认识两周青铜器的科学系统,在古文字学和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流亡期间,郭沫若还撰写了大量回忆录和自传体文章,《我的幼年》《反正前后》《黑猫》《创造十年》《北伐》等,通过自己的传记使人们从中“看出一个时代”。

郭沫若流亡日本的部分著作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心忧国家和民族,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别妇抛雏,毅然回到上海,投身于抗敌斗争的滚滚洪波之中。1937年8月,以郭沫若作为社长的《救亡日报》在上海创刊。后来,他与《救亡日报》社成员于立群结合,开始了长达40年的共同生活。1938年4月,他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后任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周恩来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在抗战文化宣传和统一战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郭沫若书法《归国杂吟》之一 1938年夏,三厅部分成员在武汉珞珈山周恩来、郭沫若驻地的合影

从1941年1月到1943年4月,郭沫若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继《女神》之后,达到了他创作生涯的又一次辉煌。这些历史剧作,既强烈地表达出时代的愤怒、民族的呼声,也显示出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魅力。

1943年春,《屈原》在重庆上演时的剧照,金山饰屈原,张瑞芳饰婵娟。

这一时期,在历史研究方面,郭沫若又有“偏于考证”的《青铜时代》和“偏于批评”的《十批判书》问世,在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中,尽可能搜集了材料,先求时代与社会的一般阐发,寻出某种学说所发生的社会基础,再考察学说与学说彼此间的关系和影响,以及学说对于社会进展的顺与逆。

郭沫若作《十批判书》 郭沫若作《青铜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从事繁忙的国务活动和社会活动,但在史学研究方面仍有许多建树。他在闻一多、许维遹遗稿基础上,完成了篇幅为130余万字的《管子集校》,搜集各种宋明版本,尽可能详细地收录古今学者之说,校释辨伪。《管子集校》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新中国古籍整理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他主编了《甲骨文合集》、《中国史稿》,发表了许多文物考古和论历史人物的论文。其中学术著作《奴隶制时代》,重在研究中国奴隶制时代和封建时代的分期问题,确立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战国分期学说。《李白与杜甫》因“扬李抑杜”的倾向而引发讨论,其以诗证史,由诗入史的研究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1949年6月,新政协筹委会成立,郭沫若为副主任之一。图为筹委会常委合影。 正在整理、撰写《管子集校》的郭沫若

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是郭沫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新收获。这两部作品较之20世40年代的作品更加注重史料考证、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充分体现了郭沫若爱做翻案文章的特点,公演后轰动一时。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创作了大量诗歌作品,先后出版了《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东风集》等诗集,另有诗歌选集《骆驼集》《沫若诗词选》等。

《武则天》百场演出时,周恩来总理与大家合影

郭沫若不仅是作家、学者、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从20世纪20年代到70年代,五十多年间,郭沫若出版了近500万字的译著。其中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有文艺论著,有自然科学史著作,最多的则是文学作品。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土德》,施托姆的《茵梦湖》,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辛克莱的《屠场》等译作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郭沫若还是一位书法家。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的书法艺术日臻成熟,以其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风格而被称为“郭体”。“故宫博物院”、“北海公园”、“中山公园”、“中国银行”、“荣宝斋”、“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黄帝陵”等大量匾额榜书都出自他的手笔。

郭沫若题字“故宫博物院” 郭沫若书法《百花齐放百鸟鸣》(1950)年
  • 郭沫若简介
  • 生平与成就

郭沫若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中心什刹海旁边的前海西街18号,是一个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庭院式两进四合院。原为中医世家乐达仁堂私宅的一部分,始建于民国初年,1949年至1963年间先后作过蒙古驻华大使馆和宋庆龄寓所。1963年11月,郭沫若由北京西四大院5号迁入,在此他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时光,先后完成了《兰亭序》真伪的论辨、《李白与杜甫》、《出土文物二三事》等作品,还有他去世之后成集的《东风第一枝》和平生最后一部译作《英诗译稿》。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病逝于北京。

1982年1月,中共中央将郭沫若工作和生活的北京前海西街18号院定名为“郭沫若故居”;8月,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月16日,郭沫若诞辰90周年时,举行“郭沫若故居”定名揭幕仪式。1988年6月12日,在纪念郭沫若逝世1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1994年7月,“郭沫若故居”更名为“郭沫若纪念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 | 邮编:100009

电话:010—83222523 010—83225392

网址:http://guomoruo.css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