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群体的记忆

1998年1月5日,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百里挑一、精心选拔的14人,汇聚北京航天城,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他们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诞生。

14名首批航天员进入航天员大队时,年龄最小的也已近30岁。工作了10多年,书本也搁置了10多年,猛然间捡起书本当学生,还要在一年时间里系统掌握许多生涩的学科理论,这对每个人来讲,无疑都是严峻考验,因此也被称为“登天第一关”。一位来上课的老教授说:“要在3个月内教完一年的高等数学课程,可真把我难住了。”

王亚平在参加航天员选拔时问杨利伟,成为航天员最难的是什么。杨利伟回答了两个字:“学习。”等加入航天员大队,王亚平才真正体会到“学习”二字的分量。

白天上课、训练,夜里复习、预习,航天员公寓成了“不夜城”。

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是第二道坎,包含了众多艰苦万分的训练。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飞船返回地球时,人要承受自身重量数倍的压力,很容易造成人的呼吸极度困难或停止,导致意志丧失、黑视,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刘洋曾说:“太空虽然向女性张开了多情的怀抱,却从不有所偏爱。”她刚开始进行离心机超重训练时,短短几十秒,6个G的负荷就已让她如跑了万米一般,双腿发软,精疲力竭。

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常人只能承受3到4个G的重力加速度,航天员却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训练中,他们的五官被挤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飞,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手臂抬不起来。一位航天员的母亲看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

做这种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暂停。但20年来,没有一个人按过这个红钮。

在太空飞行中,航天员每一步操作、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任务成败。飞行手册是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的宝典,所有指令都汇集在9大本、上百万字的厚厚手册里。训练中,他们做的笔记摞起来比桌子还高,数以万计的指令成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每个人闭上眼睛都能精准无误地全流程操作。

最终,经过严格考核与评定,先后选拔的两批21名航天员顺利通过考核,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